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

摘要:日本殖民統治末期戰爭意像之塑造與殖民位階差異(1937~1945)

日本殖民統治末期戰爭意像之塑造與殖民位階差異(1937~1945)

李東諺

 
本文欲探討日本殖民統治末期(1931~1945),臺灣總督府在協力日本對外擴張戰爭時,於臺灣進行的戰爭動員體制過程中,戰爭意像(image)的塑造過程與殖民統治的位階差異間的連結。「總體戰」戰爭形式出現後,意味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及影響的無遠弗屆,此一轉變,各國政府必須更為有效的動員及組織國家力量來投入戰爭,包含殖民地動員在內;而國家在遂行戰爭動員的過程中,必然牽涉內部統治結構與制度的轉變,如戰時總動員體制的建立,此一轉變施行在本國相對較為順遂,但在殖民母國之於殖民地的脈絡下,就顯得較為複雜。 
殖民統治時期存在著差別待遇與民族認同等問題,而在戰爭進行期間,動員臺灣人參戰伴隨而來的影響層面,諸如身分認同、階級流動等問題,另一方面臺灣人因加入殖民母國的戰爭行列,造成權利義務某種程度的變動,更加凸顯殖民地在戰爭問題中的錯綜複雜;再者,伴隨戰爭而加速的近代化建設,也間接使台灣人因參與現代戰爭而習得部分知識技能,或因權利義務的賦予與擔負,產生身分位階的流動現象。但對殖民者而言,殖民現代性在戰爭動員期間,卻一直是矛盾且反覆的流動存在,因為最大的課題即是:賦予殖民地人們什麼樣的戰爭?也就是戰爭的意像,而總督府在戰爭宣傳與戰爭意像的形塑時,透過各軍事動員組織團體如:軍夫、軍屬、志願兵到徵兵制度時,傳達塑造的戰爭意像與被殖民者所認知的戰爭之間,是否存在差異現象,對這群最直接接觸戰爭的殖民地人民來說,戰爭意味著什麼?此問題牽涉被殖民者對戰爭本身的接受與認知程度,與殖民者的初衷之間的矛盾互動。

關鍵詞:總體戰爭、動員、戰時體制、戰爭意象、位階差異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